如果小朋友从小启蒙,到了3岁-4岁开始关注字母和单词,知道读书是从左到右、从上到下的,那么就基本做好了独立阅读的准备了。
分级阅读是比较复杂的话题,牛津树的体系又确实庞大,难怪很多家长们云里雾里。今天一篇文章解析多种问题。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读牛津树?从哪套开始?如果作为亲子阅读的材料,那么孩子3岁左右,爸爸妈妈就可以朗读牛津树了,但这个时候孩子只是跟着画面听故事,并不是自己阅读。如果小朋友从小启蒙,到了3岁-4岁开始关注字母和单词,知道读书是从左到右、从上到下的,那么就基本做好了独立阅读的准备了。
比如第一级,一页只有一句话,一句话不超过5个单词,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,而实际上,在娃开始练习独立阅读的时候,真的是越简单越好,因为容易建立自信啊。拼读小游戏设计得特别巧妙,比如I spy with my little eye游戏,就是让孩子找出右侧人物或者物品以字母a\b\c开头的有哪些?这个游戏很适合刚接触拼读的孩子,可以把字母发音、字母和单词联系起来。所以如果刚开始接触分级读物和牛津树的话,这一套牛津树家庭版1-3我觉得是合适的,而且现在也有了点读版,很方便。
如果想系统学习分级阅读,应该选哪一套牛津树?如果要系统学习分级阅读的话,那么有两关是要过的,一个是自然拼读——学会了拼读,孩子就可以运用规则自己拼出单词读出来,还有一个是sight words——就是那些不符合拼读规律的,需要孩子通过多重复来记忆的高频词。具体到牛津树上,这张图很清楚。牛津树的设计就是一棵树的样子,树干部分被横向一分为二,下半部分是1-9阶,为整个牛津阅读树的核心部分。这部分围绕Kipper\Biff\Chip一家的故事展开,主要是学习自然拼读,到逐渐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阶段。
牛津阅读树分级体系。而树干上半部是10-16阶,称为TreeTops,属于高阶阅读。此时孩子的阅读水平已经达到树顶,可以从容自主地阅读更丰富的内容,继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。系统学习分级阅读的话,推荐牛津树自然拼读套装1-5阶,共6套书。这其中,1阶部分是自然拼读入门的,适合英语启蒙基础薄弱甚至完全没基础,又或者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,建议阅读年龄2岁+。
1阶自然拼读发音入门,1阶共12本无字书,只有图。主要为了让孩子熟悉不同环境的环境音、拟声词,培养语音意识,为音素意识的培养、自然拼读的学习做前期的准备。这12本书分别描绘了在农场、公园、城镇、商场、学校、海边、派对、音乐会等12个不同地点里发生的故事,涵盖了38个生活场景。
1阶的作用相当于给孩子“磨耳朵”,培养孩子对英语的亲切感和兴趣。里面出现了许多拟声词和环境音,比如猫叫是“Meow Meow”,拖拉机是“Brumm Brumm",图中的小细节,用点读笔点一下均可发声。当然,除了训练辨音能力以外,孩子还可以从不同的场景中,感受英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文化。因为是一套无字书,有些家长可能担心不知道怎么读,不用担心,每一册里都附有阅读指南,包括阅读前、阅读中和阅读后的指导,加上音频和点读笔的配合,读来并不困难。
1+~5阶,自然拼读学习,1+阶开始,进入自然拼读学习的核心部分,但并不是说越早学越好,如果想要孩子学得更快、效果更好,提前做好以下3点,孩子接触自然拼读会更轻松:积累听力词汇:大量的语音输入是学习自然拼读的基础。这里的词汇指的是“能听懂”的词汇,例如孩子听到Apple知道是苹果的意思(不需要会写),英语国家中孩子学自拼前的听力词汇是3000-6000个;
26个英文字母读音和字形的掌握:26个字母的学习能让孩子提前认知每个字母的字母名,为自然拼读打下基础;音素意识的初步培养:在听歌谣磨耳朵、大量听力词输入的同时,孩子会逐渐培养出对语音的敏感度。回归正题,之所以将1+阶~5阶放在一起讲,是因为1+阶~5阶的内容结构是一致的,都包含以下5个部分:
Sounds and Letters(自然拼读教材),Fiction(故事读本),Non-Fiction(纪实类读本),Decode and Develop(解码阅读读本),Stories(拓展阅读读本),小编特别推崇这个套装,就是因为它的设计特别科学合理,练习拼读不是枯燥的,除了学规则,还要在阅读中巩固。
比如,1+阶有6本自然拼读读本,每一本学习4个字母音或者字母组合音,共含18个字母音和5个字母组合音。故事读本和nonfiction的纪实类读本把这一阶段学过的字母发音融入到单词里,再设计到Kipper一家生活场景里,对所学音素加以巩固训练。例如在自然拼读教材的Book1中,我们学习了s、a、t、p这四个字母音,在Fition故事读本中,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语言进行巩固复习,你看cats就包含了s\a\t 3个字母发音呢。
孩子在复习自然拼读的过程中,还会接触到很多原汁原味的日常情景用语。nonfiction的读本也融合了这些发音规律,当然虽然5个级别的组成一致,但每一级的难度在逐渐增大,所以句子也会逐渐复杂,涉及到的题材内容也将更丰富。2~5阶Non-Fiction纪实类读本对比,2阶Non-Fiction纪实类故事读本,3阶Non-Fiction纪实类故事读本,4阶Non-Fiction纪实类故事读本,5阶Non-Fiction纪实类故事读本,Decode and develop部分题材更为丰富,且加入了更多新词。除了符合拼读规律的词外,也融入了一些高频词。
孩子们可以结合画面了解单词含义和故事情节,对自然拼读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。例如在The Enormous Crab这一册中,Kipper一家去钓螃蟹,我们可以从中习得一些口语表达,以及看到got(钓到)、held(拿着)的时态变化。关于自然拼读套装,建议阅读顺序为:自然拼读读本→Fiction读本→Non-Fiction读本→解码阅读读本。
以此为一个循环,初学速度要慢,注意孩子的接受和理解程度,切不可过于着急,囫囵吞枣。如果孩子阅读兴趣正浓,非要一本接着一本地翻阅,我们也无需阻止,可以陪着孩子泛读,之后再做精读。总之,要一步一个脚印。
怎么判断孩子适合哪个级别?可以进阶下一级别?如何判断孩子适合哪一级别的阅读难度?当然,专业的做法是通过阅读测试,但是操作比较复杂,不适合家庭使用。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——5 finger rule,就是5指测试法。“五指法”测试阅读难度,张开5个手指头,翻开书的任何一页,让孩子去阅读该页内容,有几个单词不懂,就伸出几个手指:1个手指,代表这本书对孩子有些简单了;2个手指,代表这本书很合适孩子现阶段的阅读水平;3个手指,代表这本书有挑战,但仍然适合;4个手指,代表这本书超出了孩子自主阅读能力范围,需要家长或老师指导下一起阅读;5个手指,代表这本书太难,完全不适合孩子现在阅读。
所以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要机械地从1阶开始的,比如有些小朋友已经读了大量的读本,搞定了基础的字母发音和一大批常见词,那么大概就可以从牛津树的2阶开始阅读了。听、说、读、写,怎样用好牛津树?任何一套分级阅读读物如果用好了,都会让英语学习和阅读发展事半功倍,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学习的方式和道路。总结如下:第一遍,先听后读再词汇,一般我们拿到一本新书,都是先听音频,让宝莉对故事有一个大概的理解,然后再读故事,我选择的方式不是跟读,是让她自己朗读——read aloud。因为这个过程,可以清晰看到她是怎么理解文本的,包括去拼读那些她还不熟悉的单词。孩子自己读完之后,我们会把那些不熟悉的单词统一讲解一下,通过查词典和观察上下文来理解。
第二遍,提问、复述、表演,第二遍阅读,我会根据牛津树书上的指导跟宝莉做一些互动提问,如果宝莉一时答不上来,我会让她去重新阅读找答案,练习理解和表达能力。复述retelling也是特别重要的,可以锻炼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,把阅读所学转化为输出的内容。其实这种复述会比较灵活,不一定让孩子把什么都说出来。比如可以用一些引导词,BME大法,In the beginning, in the middle, in the end让孩子练习复述,也可以拓展到书写上,写一些句子,配上书上的图,让孩子填上空缺的词汇。
口语表达也可以引导练习。举个小例子,比如牛津树2阶拼读非虚构读物有一本At the Animal Park讲了很多动物的特点,有些是文本外的,比如长颈鹿就是因为有长脖子才能够到高处的树叶吃。有一些建议给到大家:不要给孩子进行中文翻译,实在有必要,可以用简短的中文提示,但是不需要一一对应;如果不要着急刷进度,先看看孩子是否能把现阶段的读本读熟、掌握表达,达到理解且能运用的能力;分级读物不一定只盯着一套读,也可以灵活搭配其他优秀的读物。
相关书籍推荐:
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邮箱:master@i-bei.com